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人有痛风?
我想说:你也许不关心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有痛风,但其中的有些原因也许是你正在做或者正在经历的,生活成就了我们,也成就了疾病。
一直以来,在人们心中,痛风都是“富贵病”或“帝王病”,在不少人眼中的痛风患者都是过着这样的生活:“每日餐桌上都是美酒佳肴,每日都是在单位做着成功人士。”是的,尤其对于“打工人”而言,痛风这种疾病背后意味着“饮食生活无度”和“疲劳与努力工作”。
感谢悟空问答邀请我回答“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人有痛风”这个问题,我是成都西部痛风风湿医院痛风科医生刘良运,希望我的回答能对您有帮助。
当我们将目光转向身边人,确实有太多的人深受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困扰。是我们都“富贵”了?还是因为其他原因呢?我想有必要深究其中的原因,以让那些觉得痛风不会找上自己的人们提高警惕。
在探究痛风患病率增高的原因时,我可以提前透露:痛风患病率增加,除了遗传因素外,生活因素中的六大原因,一半都和吃有关。
以前痛风人群确实少,现在痛风人群在飙升
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引起的代谢性、晶体性疾病,通常痛风的表现是脚的第一跖趾关节突然肿胀、剧烈疼痛和发红发热。从疼痛程度而言,痛风就像它的名字一样,即使是刮风那样轻微的刺激疼痛关节处都可能让关节疼痛的剧烈;而从发作时间来看,痛风也如同风吹过一样,总是月黑风高时突然发作,而且来去匆匆,24小时内疼痛到达顶点。
现在痛风确实已经成为了无人不知的常见疾病,所以在体检时也多增加了尿酸和肌酐两项指标,可以显示出痛风以及痛风可能造成的肾损伤。也就是说,痛风从“富贵病”变成了老百姓都可能患上的疾病。
而从另外一项指标,也就是痛风患病的男女比例而言,刘医生在10年前学习的相关知识是女性很少痛风,绝经后的女性有可能患上痛风,但比较少见;在2015年有研究数据显示,痛风的患病率男女比例在20:1;2018年更新数据显示,痛风患病的男女比例在15:1;而最新调查研究数据认为,痛风患病的男女比例已经在12.6:1。这组数据告诉我们,痛风不仅不是富贵病,不是男性容易患上的疾病,连女性也逐渐成为了痛风的高发人群。
从“富贵病”到“常见病”,一半是饮食一半是压力
痛风患者激增,是一个事实的情况,这与我们祖国日益强大、经济高速增长有关。在旧社会或者是古代,缺衣少食,粮食状况极端恶化,富人们每天大酒大肉,穷人们衣不蔽体勉强度日,富人们容易出现痛风、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各种代谢性疾病,而穷人们连生存都是问题,怎么能生得起病呢?
经济的恢复,高速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得到满足,我们已经基本消灭了贫困,普通人的生活也变得盈余,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改变。就拿饮食而言吧,我们的饮食生活其实相比之下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以前普通人求果腹,也就是低蛋白、低脂肪和低热量的食物,但是随着欧美饮食的进入,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也在普通人餐桌上出现。
痛风的发病原因有很多,主要还是生活方式不健康
其实从年龄结构上我们能窥斑见豹,了解到痛风为什么发病率会增加。以前痛风患者都是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在21世纪初的调查显示,痛风的高危年龄在45岁以上,发病平均年龄在53.7岁;而现在的调查显示,30~40岁是痛风的高发期。刘医生看诊的痛风患者中,有6岁痛风的小男孩,也有18岁痛风的小女孩。从青年到中年,痛风患者都表现出数量增加的趋势。
而痛风发病率增高,和痛风的年轻化趋势密不可分。当然,随着年龄的增长,尿酸清除率降低,尿酸排泄减少,痛风发病率也会明显增加。但是我们可以看到,痛风的发病率增高,还是主要在年轻群体上。这其中的原因包括:
吃肉吃太多:肉,无论猪肉、牛肉、羊肉还是鸡肉、鸭肉、鹅肉,或者是动物内脏、鱼肉与海鲜,都是富含尿酸合成的底物嘌呤,我们都知道大量肉类食物的嘌呤会转化为尿酸,大大超过了生理代谢和排泄能力,导致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发生;此外,肉类含有丰富的饱和脂肪酸,这与胰岛素抵抗呈正相关,可以减少肾的尿酸排泄。
喝酒喝太多:酒,无论红酒还是白酒,无论黄酒还是洋酒,都含有大量的乙醇。白酒、黄酒和洋酒本身并不含有嘌呤,也不产生尿酸,但是遗传代谢的产物是乳酸,乳酸在肾脏和尿酸产生竞争性,抑制尿酸的排泄,而且另一方面乙醇还能促进尿酸的生成;在所有的酒中,啤酒诱发痛风最快,啤酒富含嘌呤能直接生成尿酸,啤酒含有的二氧化碳会转化为碳酸降低尿pH值让尿酸排出受阻。
吃糖吃太多:这里所说的糖主要是果糖,尤其是含糖软饮料,主要包括大部分碳酸饮料、果汁等,此外还有面包、饼干等都富含果糖。含高果糖食品对痛风存在有负面影响。有研究证明,摄入含糖饮料1700~2040ml/周的男性痛风发病的相对风险值要比摄入少于340ml/月的男性高1.85;而每周喝5~6次含果糖碳酸饮料的患痛风发病率要高出正常人29%;每天喝2次含果糖碳酸饮料的痛风发病率高达85%。碳酸饮料不仅含果糖,而且其含有的二氧化碳转化为碳酸也会对肾脏造成损伤。
压力太巨大:我们身处在“压力社会”,压力不仅来源于日常工作,而且来自于生活。人际或家庭关系紧张,工作上过度劳累,都会让机体受到影响。过度压力可以让人体自主神经调节紊乱,也导致尿酸、尿素氮、肌酐等代谢废物的排出率下降,而且导致免疫功能紊乱,还让体表及内脏血管收缩,包括肾血管的收缩,导致尿酸排泄减少。所以,长时间紧张工作、长期过度疲劳、人际关系处理欠妥等,都导致痛风发病率增高。
运动太剧烈:以前普遍认为是运动尤其是剧烈的运动可以抵御痛风,但是新的研究发现,健康的运动员也可能患上痛风。因为在剧烈运动后,体内的尿酸因为排汗的原因会出现短暂地上升,没有没有及 时补充水分,过多的尿酸就会在血液中沉积。而从事剧烈运动的人,为了少出汗,经常不能充分补充水分而持续运动,这也是很多人尽管在健身房锻炼身体,但也患上了痛风的原因。另外一方面,运动太少也不利于尿酸等身体的“废物”排出,导致代谢出“故障”。
体重太超重:有很多人认为,痛风是肥胖人群的专属,所以我刻意将体重超重放在最后来说,也就是说,前面很多因素造成痛风,但不一定造成肥胖。当然,肥胖人群更容易尿酸高或者痛风,患病率是正常人的2倍多。超重或者肥胖人群容易患上痛风主要是胰岛素抵抗状态下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增加,肾尿酸排泄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