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去农村收粮食的粮贩子比较少了呢?
来乡下收粮食的粮贩,平时仍可见到。但确实没有以前多了。这是什么原因呢?有人说是粮食产量下降的原因,有的说是种地大户增多的原因,这种说法只能说半错半对。少数地方是这样,大多数农村确不是这样。
凡是从事走街串巷收粮的粮贩,必须得具备以下条件:一是有资本,银行里没有十万以上存款就翻不过个来,万二八千元,想当粮贩,如蚂蚁搔痒痒一一小手,是赚不到大钱的。二是具备一定的仓儲条件。连一般容量的仓房都没有,收粮季节来临时,完全靠赚差价挣钱,价格低时不想出手,要有一定容量的仓房,小仓房只能短暂儲粮三两万斤,价格上涨时也是赢利微薄。三是要力大无比,不怕苦不怕累,懒人干不了这个。常见到游走在乡下的粮贩子,多半是虎背熊腰,力大如牛。弱不经风,体重刚超过五十公斤,搬一袋粮食换三口气的人,钱多也不适合干这个。现在农村卖粮的人表现的象大爷,坐等粮贩子痒痒自来。卖粮时连个袋子口都不想扎,收粮人过磅装车全靠自拉自唱,力气小的人看上了这个馍,可没相中这个活。没力气别想吃这碗饭。四是要讲诚信,不收昧心粮。几年前某些粮贩子收粮老在磅秤上打主意,使歪招,卖三两千斤粮他要让你短称一两百斤,如果卖的是场上晒好的散粮,你吃亏更大。这几年某些粮贩子也开始使用遥控移动磅秤,过称时让自己的同伴坐在车上偷偷操作遥控,卖粮人被坑神不知鬼不觉,卖完粮自己仔细一算亩产量,别人的亩产一千二,他的连八百斤都不到,半夜不睡觉也找不到原因,殊不知问题还是出在粮贩子身上。
现在以上条件也在互相转化,有的粮贩子使用昧心称,坑人无底限,买粮人被坑怕了,吃了亏口传广告随风走,人们知道底细后,大部分都把粮食拉到固定粮站出售。门头生意最讲究口碑,少有短秤坑人的。某些粮贩坑农自砸饭碗,生意做不下去了,不改行才怪呢?
另一方面的原因是,现在农民生产的粮食,大多数是现收现晒现卖,留足口粮,不搞囤积居奇。小粮贩平时走上十里八村也收不到几百斤粮食,这条路走不下去了,粮贩子也就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