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为什么 > 正文内容

为什么网上卖的葡萄酒很便宜,七八十就可以买一箱,还是进口的?靠谱吗?

二子网6个月前 (11-04)为什么23
【导语】现在我告诉你为什么红酒这么便宜,包括一些进口酒,其实所谓的进口酒也不是整瓶进口的,一个公司一年进口个三吨两吨的红酒然后在国内自己勾兑分装,就包装成了所谓的进口红酒,现在我把,二子网为大家准备了供大家参考阅读。

现在我告诉你为什么红酒这么便宜,包括一些进口酒,其实所谓的进口酒也不是整瓶进口的,一个公司一年进口个三吨两吨的红酒然后在国内自己勾兑分装,就包装成了所谓的进口红酒,现在我把一些酒的配方告诉大家,就知道为什么这么便宜了,比如我们常见的一些红葡萄酒,酒精度一般都在六度,下面是配方,1000公斤水加上七十公斤的酒精,400克的甜蜜素,250克苹果酸,15克葡萄紫,7克的苋菜红,5克的日落黄,15克的葡萄香精,放在一起搅拌均匀就可以装瓶了,我给大家算一下成本,这里面最贵的就是酒精.现在酒精大概八千左右一吨,70公斤也就560块钱,其他的配料也就最多五十块钱,一吨水算十块钱,这样下来一吨酒的成本也就620块钱,一箱六瓶每瓶650克,大概可以装240箱,每箱酒的成本也就2.6元吧,每瓶不到五毛钱,一个箱子加商标瓶盖胶冒一般在6块钱,新瓶子一个1.5元,六个瓶子9块,人工成本最多3块,现在我们来算一下每箱酒总成本是多少,

2.6+6+9+3=20.6,你没有看错一箱葡萄酒就这么多的成本,而其中最值钱的不是里面的酒而是包装,有些人就问了葡萄酒怎么没有加葡萄啊,我在这想告诉大家谁说的葡萄酒里面必须有葡萄,就像你吃的红烧牛肉面一样你吃到过牛肉没有,看到这不知道你还敢不敢喝了,包括我们在夜场里经常见的一些洋酒成本也差不了多少,看完不要问我为什么知道,因为我就是一个开酒厂的,

 9497 赞 踩 417评论

 分享

 举报

多余不多鱼2021-02-14 15:15 关注

2005年刚毕业,我做过4个月红酒销售,听同事说我们老板3年买了两套300平小别墅,那会红酒的利润,真的特别大。

一瓶15块进价的红酒,可以卖到300块,甚至更高,这一点都不是吹的,包括现在也有这种情况,只是比较少,因为现在监管比较严格、竞争对手多以及消费者对红酒知识愈发了解。

所以现在要想翻10倍、20倍去卖,很难,大多都是走“杀熟”路线,于是越来越多的红酒商人,把目光放在了“低价红酒”上,美其名曰为基层消费者“把红酒价格打下来”,实则卖的大多都是“勾兑红酒”。

令人诧异的是,绝大多数消费者还在为“80元买到一箱进口酒”而沾沾自喜,其实说白了,这些葡萄酒,还不如喝白开水来得实在……

下面就来详细扒一扒低价葡萄酒的猫腻,如果有不当之处,欢迎评论区交流。

了解下“原瓶进口”、“原酒进口”、“原装进口”、“原液进口”、“三精一水”的区别

别看这些概念很多,其实很简单。

原瓶进口:这类指的是栽种、采摘、压榨、发酵、熟化、灌装、装箱等所有工序都在国外进行,到了我国境内,你就可以直接开瓶饮用。

原瓶进口的葡萄酒整体质量还不错,因为国外酿酒师对所有生产的酒都会检查,甚至还会审核“是否符合本酒庄的酿酒特色”。

至于其他原酒、原装、原液进口的红酒,指的是采购国外红酒原液,然后在中国进行灌装。

这类酒的质量肯定是不如原瓶进口红酒的,因为谁都说不准在“灌装”这个环节,黑心商人会做出什么事,而且没有国外酿酒师的质量检测。

此外,灌装酒在运输过程中会受到一些影响,而且在灌装环节,原液跟空气接触,会影响品质口感。

三精一水:酒精、香精、糖精跟水勾兑而成。

进口红酒为什么很便宜?

买的没有卖的精,进口红酒价格低,只能说明成本低,否则商人都要变成“慈善家”了。

其实很多国外的红酒,终端销售价也就0.5欧~1欧,这类都是餐酒,就跟咱们吃饭喜欢喝点雪碧、可乐、椰汁、橙汁这些饮品差不多。

这些酒在国外有标注的,他们会在贴标上说明“此酒并非完全酿造”、“添加白糖等调味剂”等等,但往往这些酒被运送到国内后,商人在中国标贴上并不会标注“添加成分”。

国外这些低端餐酒,基本用的也都是品质差但又不舍得扔掉的葡萄,比如有些葡萄糖分不够,但丢掉又觉得可惜,所以在酿造过程中,添加一些糖、酒精。

国内红酒商人最喜欢进口的就是这类红酒原液,比如5000元/吨的葡萄酒原汁,在国内进行勾兑后,可以获得1000多瓶750毫升的“进口红酒”,然后每瓶卖20~50人民币左右。

红酒有哪些成本?

1.原料

基本上5串葡萄可以酿造一瓶750ml的葡萄酒,然而葡萄品种不同,导致成本不同,此外还包括葡萄种植园的土地成本费用,葡萄园级别越高,原料成本就越高。

2.设备、人工成本

葡萄的采摘、挑选、压榨、发酵、储藏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设备成本,特别是机械式采摘,如果遇到某些地形陡峭的葡萄园,那就只能花钱请人采摘,无形中增加了很多成本。

3.包装、储存、运输成本

包装:酒瓶、瓶封、瓶塞、酒标等等。

储存:葡萄酒需要放置在恒温恒湿的窖藏中。

运输:葡萄酒因产品特殊性,对运输条件较高,无形中增加了很多运输成本。

4.税费

红酒综合税收约47%,即便能省去约14%的关税(部分国家),也还有将近33%的税收。

5.分销

重头戏来了,国内现在一般有大型代理商、中型分销商以及各类终端零售商,每层按照30%利润来计算。

6.网店包装、快递成本

目前网店发的红酒,基本都是泡沫装或气柱袋,虽然泡沫箱方便安全,但价格贵,而气柱袋虽然便宜,但耗时长。

一个6瓶装泡沫箱,采购成本约7块,6瓶红酒重量约15斤,从上海到北京寄一箱(6瓶)红酒,快递费估计在35~40左右。

网上七八十一箱的葡萄酒,真的是进口的吗?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国外低质餐酒售价在0.5~1欧左右,即便以0.5欧批发价来算,这瓶酒到国内的综合成本估计也在13元人民币左右。

二次搬运、储存成本算1块钱,分销商加30%利润,即14x1.3=18.2(RMB)。

如果再算上网店包装、快递成本,原瓶进口的葡萄酒综合成本在25元左右。

而网上80/箱(6瓶),每瓶葡萄酒的终端售价才13.3元,显然,以这个价格,你不可能喝到原瓶进口的葡萄酒,甚至市场上卖100/瓶的都不太靠谱。

再反推一下,一瓶13.3元的葡萄酒,扣去包装、快递成本(算6块),只有7.3块,如果以20%利润计算,一瓶红酒成本只有6.08块。

你想想,成本在5、6块钱左右的葡萄酒,到底是什么玩意?

可以负责任的说,这些酒基本都是葡萄汁原液勾兑而成,跟路边3块钱一瓶的“酸梅汁”差不多,都是“浓缩液”加“料”勾兑而成。

羊毛出在羊身上。

如何鉴别假葡萄酒?

我国葡萄酒消费量位居全球第五,但红酒市场参差不齐,下面是一些鉴别方法。

1.“三精一水”型假酒

危害:某些黑心商家为了使假酒口感更逼真,会添加大量工业单宁酸、人工色素、增稠剂和防腐剂等等,而且生产过程很容易遭到有害微生物的污染,长期饮用,最严重的情况就是“患癌”。

鉴别:葡萄酒的“红”属于天然色素,只要将葡萄酒滴在几层纸巾上一看便知。

如果纸巾呈现均匀红色,且无水迹往外扩散,那么此酒为真。

如果纸巾中间呈红色,水迹却不断往外扩散,那么此酒为假,因为人工色素颗粒较大,很容易沉淀在纸巾中央。

或者可以用“碱”,在葡萄酒中倒入些许碱的粉末,如果葡萄酒变成黑色、蓝紫色,则此酒为真,如果葡萄酒颜色不变,则此酒为假。

2.其他类型假酒

看清楚酒庄名称,查看搜索系统里有无收录。

看酒标外观设计,如果感到粗糙不堪,并且酒标中含有明显的“中式英文”,这类酒多为假酒。

其实最好的“避坑”方法,就是要摆正自己的心态,毕竟红酒是非必需品,如果想喝,一定要从正规渠道,购买正常价格的红酒,不要贪图便宜去买一些低质葡萄酒。

此外,对于咱们不懂红酒的普通老百姓来讲,购买国产葡萄酒也是极为不错的选择。

我是七叔,如果觉得内容对您有用,欢迎点赞关注。

展开全部

 5616 赞 踩 225评论

 分享

 举报

芙蘭一醉  国家一级品酒师2020-07-09 22:20 关注

我是@芙蘭一醉的芙蘭哥,非常荣幸回答您的问题,我来说一说我的看法:

您说的这种情况确实是目前互联网电商上普遍存在的问题,大家在趋之若鹜地争相购买的同时,也在不断的发出疑问,这么便宜,能是进口的吗?酒到底靠谱吗?

所以,今天和大家一起聊一聊这个话题,不要走开,我们一起来扒一扒其中的内幕:

1.便宜葡萄酒的成本都低是多少?

首先,假设我们购买的葡萄酒销售价按80元一件为例,一件六瓶装,那么它的成本能有多少钱呢?我们来详细的计算一下:

80元➗6瓶=13.3(元/瓶),一瓶葡萄酒为13.3元,假设商家的毛利率为30%,那么一瓶葡萄酒的采购成本为X✖️(1+30%)=13.3,得出实际的采购成本为10.23元/瓶。

我们在不考虑中间商以及相关具体费用的情况下,假设10.23元/瓶就是进口报关后结算的价格,目前综合的费率为45%来大概计算,那么这款酒国外的采购价格为:7.06元/瓶。

假设国外酒庄或酒厂的毛利率也为30%,那么这款酒在酒庄或酒厂生产的成本为5.43元/瓶。

如果去除包装箱、酒瓶、酒标、酒塞等包装以及当地运输的费用(为算海运),那么一瓶酒的酒液成本也就3元左右。我要说明这是人民币的价格,换算成欧元,我们按1比10的外汇比例的话,酒液的成本也就是0.3欧元每瓶。

试问一下,这样的葡萄酒会用什么样的葡萄呢?会用什么样的葡萄汁呢?你想,你仔细想想看就是知道能用什么样的葡萄来酿葡萄酒了。更别提什么产区、地块和酒庄了。都是浮云!(以上是一个大概的计算,并不精确,仅供参考和示意)

2.那么这些便宜酒都是什么酒呢?

*法国的VCE,全称是“VIN DE LA COMMUNAUTE EUROPEENNE”。

翻译过来就是“欧盟餐酒”。一般写在酒标正标的下面,字体较小,有的则直接写在背标上,并不醒目显眼。

他通常怎么做呢?一般的做法就是:从西班牙购买散装酒液(因为西班牙挨着法国近,且价格更便宜),然后运回法国装瓶,稍微要点品质会加一些法国本地的葡萄酒液,最后以“法国红酒”的名义出售。因为最终的成品是在法国生产出来的,所以这种酒的原产国,打的也是法国。就这样摇身一变,成了“法国红酒”!这葡萄酒,就是一种工业化生产的产品。

VCE是“法国红酒”里最差的。能不能喝呢?

芙蘭哥认为VCE酒还是能喝的,毕竟只要是在欧盟生产,都要符合欧盟食品标准,VCE酒中也有在同类型产品里品质高一点的,但那些也是凤毛鳞角,大部分都是良莠不齐。买红酒建议不要买VCE。红酒不是生活必需品,要么不喝,要喝就喝好点的!

*西班牙的 VDM(Vino De Mesa)

这是西班牙分级制度中最低的一级,常由不同产区的葡萄酒混合而成,不分产地,没有限制。

这种酒有没有品质好的,当然有,但水比较深,啥鸟都有,大部分都还是比较垃圾的。其实这类酒也就是开瓶就喝,极其简单易饮,带有果味的,其他都低的葡萄酒。别说陈年了,开瓶放一会儿就变酸了。

其实,西班牙的葡萄酒中高端的产品确实不错,本人非常喜欢,但这几年西班牙葡萄酒的名声却被这些低端酒给耽误的,现在成了低端差酒的重灾区了。

*澳洲的不分品种、没有年份的尾酒大混酿。

这种酒基本上就是澳洲市场上最低端的酒液以及尾酒进行勾兑装瓶的酒款。

因为一般的酒厂都会有一些尾酒剩余,大部分的酒厂的尾酒不但在仓储过程中会有比较严重的氧化,而且加之酒的质量本身就不行,最后导致装瓶的酒基本就是质量非常差的产品。但人家为了节省成本,堂而皇之的买到了中国市场。

*智利的中央山谷大区酒

智利的低端酒这几年也在中国市场上也是非常泛滥,但说实话,品质总体要比法国、西班牙的要好一些,但价格相对法国和西班牙的酒要稍微贵一些。还是那个道理“一分钱一分货。”

但大家别忽略了智利进口中国散装葡萄酒液这个数量也是很大的哦。这部分酒被谁消化了呢?我们继续往下看:

我们每年从国外进口葡萄酒有两个数据,一个叫原瓶进口,另一个叫原汁散装进口。原瓶进口很好理解,就是在国外的酒庄或酒厂灌装之后进口到中国的。原汁散装进口的则是大罐大桶进来中国的,那么这些散装的葡萄酒都到哪去了呢?

1.一部分在国内保税区内进行二次灌装,灌装成瓶,然后在贴上标并包装;从保税区一出来,就摇身一变成为了进口酒。(当然还有来自法国、西班牙等国家的散酒,在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2.另一部分被国内的一些葡萄酒酒厂购买去,进行自己品牌葡萄酒的重新勾兑灌装,或者直接就灌了,爱谁谁。

*国内用酒精、香精、香料及色素进行勾兑造假的酒

现在还有人干这个吗?有。只是这部分人大部分现在比以前不好过。

因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国人对葡萄酒的认识不断升高,对一些国内的假酒和劣质酒具有一定的免疫力和辨识能力。

但这部分人也没闲着,他们改路数了,把目标对准了外国名酒市场,专门制假售假名庄等精品大酒。(但低端造假酒还存在,数量也不小。)奔富的假407、389、葛兰许等年年有,假拉菲、假五大名庄等等,反正是啥好卖,就造什么假。

3.一分钱一分货, 好货不便宜,便宜没好货。

咱们老祖宗有句老话就是“一分钱一分货, 好货不便宜,便宜没好货。”

做任何事情,我们一定要有底线和原则,消费也是一样有底线和原则的。

别贪图小利,占便宜,总想用买鸡蛋的钱,买拉菲,您说这可能吗?

但这根本不可能的事,结果大家还都自我洗脑的坚信着一定可能,所以这就那些“挂羊头卖狗人”的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了。

所以,有时候也怪咱们自己,“吃一百个豆也不嫌腥。”

我还是那个建议和观点就是,喝好点、喝少点,健康喝酒、喝健康酒。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二子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banyungong.top/weishime/10898.html

“为什么网上卖的葡萄酒很便宜,七八十就可以买一箱,还是进口的?靠谱吗?” 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