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老的村庄
青山,溪水;稻田,菜地包围的村庄,永远不会老去。回家的山道旁边是熟悉的洞阳水库。偌大的水库,每一滴水都来自生我养我的村庄。每次想到这里,心里就有一种油然而生的亲切与激动。抑或儿时玩耍的溪流就是故乡不老的脐带,连着这个躺在青山怀里的婴儿,连着我这颗乡愁饱满的心。清亮的水面,又仿佛大山闪亮的眸子,在太阳...
瓦房情结
瓦房是一块游子心头的隐痛,瓦房是一副描写历史的水墨画,瓦房是一支撑依生命的歌谣,瓦房是一坛醉倒游子的陈酒。—题记上世纪六十年代,原兴隆公社机关设在吕楼村一家地主家院中,院里有几座青砖灰瓦大瓦房。在当年偏远的农村,这几座瓦房很是显眼。公社撤销后,在该院成立了社办厂—钢管厂,主要业务是打造、修理农具之类...
雨
“原来下雨了!”站在楼梯口望着湿漉漉的地面,我恰似刚从朦胧的梦中清醒过来,“怪不得昨夜的被窝是近来特别温暖和舒适的!”听不见风雨之声,灰蒙蒙的晨光中但见轻雾弥漫。“这雨应该不会大吧?”我撑开手掌到雨里试探,细细点点、绵绵柔柔的,好舒服。我放开顾虑,一步迈进了雨里。雨打在脸上轻轻的,风吹在脸上柔柔的。...
秋天的玉米架
秋天的场院是丰收的海洋,门前那高高的木架上,金光灿灿的玉米棒子像流苏一样垂下,霞光照过来耀得人眼花。玉米收上架人就松口气了,这时候串一串辣椒、编一编蒜辫,再削一些柿饼,全都挂在玉米架的空隙处懒阳阳地晒太阳。这时玉米架不单纯是玉米架了,还是颗粒归仓前的功臣,打老远往各家门前瞅上一瞅,就知道谁家今年收下...
一条小溪的光芒
一条小溪从武夷山余脉的山地中发源,跳着舞蹈,唱着飘满泥土和稻菽香味的歌谣,蜿蜒而来,沿途经过一个个炊烟袅袅的小村庄。在小溪的某一个拐弯处,树木葳蕤,葱郁,成片成片的稻苗绿得像清粼粼的水波,一浪一浪的,将田野的抒情推向远方。阵阵蛙鸣从大地上浮起,像田野上飘荡的水汽,居无定所。这属于乡村的音乐,在天地间...
小河淌水
小河,比不过大海,但也有辽阔的胸怀,远方的远方是它一生走不完的梦。它在用清幽的词章书写心底最柔软的足音。风声吹箫,雨欲来,多少鱼儿欢畅在小河自由的天地,谁说生命只是短暂的游戏?在小河之上,那绵绵不绝的淌水,交相辉映着春花秋月,聆听着蝉鸣,那雪花无尽地蹁跹,给小河增添了无尽浪漫……历历平川,小河低入尘...
尘埃和土
时光不老,孤独不尽,还好,每一段岁月都遇见一个你。或者安安静静,不言不语,只是陪伴;或者遥远着距离,同一个月亮,寄托于书信。在等一个永远,可以相遇了就不别离。可两个个体,总归会有距离,有远有近。那个你走远了,才和这个你相遇。遗忘总是悄无声息,不曾提醒,不曾预警,过去的悸动就在回忆里平静,如果记不了的...
荷花桥畔的沉思
周末,天气微寒。在家闲来没事,忽然想去县城书城看书。虽已人到中老年,但只要是心之所想,便立马行之所至,或许这就叫做心理年轻之缘故吧!现在交通工具很方便,不必挤乘公交车,骑上自家电动车约20分钟即到。我这人有种爱好,就是每到一处爱看风景。途径县城荷花湾桥畔之时,停车,驻足,观望,思考。哦,县城的荷花湾...
安静下来,让微笑替我发声
忙碌了一周,到了周末,咱们去爬山去吧。儿子的提议,得到他爹他娘的赞赏,大胖儿子是得好好锻炼身体了。不然,就凭儿子一身哆里哆嗦的肥膘,初升高时候那六十分的体育可咋整才好啊!人生难得任性,那就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吧。儿子指哪儿打哪儿,他爹严格按照指示,出家门,向西向北向西再向北。没用半小时,我们就来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