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文章

情感文章

  • 最新
  • 浏览
  • 评论

草帽之美

访客5个月前 (01-24)16
文 / 钱续坤  推开老屋吱呀作响的木门,地上落满灰尘的农具让人有点不忍卒看,那铁犁锈迹斑斑,那畚箕残破不堪,那锄头歪倒摆放,唯有墙上的那顶麦秸草帽,依然像一轮初升的太阳,敦促着早起的人们,去“汗滴禾下”,去“耕云种月”,去“务兹稼穑”……  对于草帽的深刻印象,应该是在十岁左右的光景。那时身为家中...

母语之美

访客5个月前 (01-24)15
文 / 李小米  母语之美,也就是汉语之美,让我们弱小的生命,变得博大,让我们发现的世界,辽阔无边。  一个生命从母体里奔跑着出来,赤条条降临大地,最初的哭啼,其实也是一种语言。那是这个生命,对世界的第一声呢喃。  在殷墟发现的甲骨文上,这些最初的文字,艰难地记载着我们祖先的生活。真得感谢那个传说中...

大话柳絮

访客5个月前 (01-24)14
文 / 祁建  童年的一举一动,流泻在纸上,雀跃着,那不是没有生命的字符,而是一个个可爱的精灵。纷纷扬扬的柳絮是雪花,是一片片自由自在的梦……携带着欢笑,蕴含着常人所无法想像的希望,我感慨柳絮如记忆的碎片,泡沫聚散,烟花绽放,一切仿如虚幻,令人捉摸不定,可望而不可及。  儿时,爸爸骑着自行车带着我,...

念忆军旅生活

访客5个月前 (01-24)16
文 / 乐健  “八一”前夕,外地战友小丁不远万里,首次抵潮相遇。我俩一聚,当年军旅生活里的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场景,让我们一起念忆  那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那年北国冬天天寒地冻,当时气温是零下二十多摄氏度;我们的部队在执行一次野营的拉练,爬山越岭,步旅十公里。那个夜晚我们宿营在一个小村庄附近,...

茶壶情思

访客5个月前 (01-24)12
文 / 依雁  品茗闲聊,人之所好。相对于烹茶煮酒之器皿,俗称“茶壶”的生活用品更得人的青睐。中国古代文人以壶入文的佳作并不鲜见,明代许然明在《茶疏》一文中记:宾朋杂沓,止堪交觥筹;乍会泛交,仅须常品酬酢;惟素心同调,彼此畅适,清言雄辩,脱落形骸,始可呼童篝火,汲水点汤。个中壶里乾坤,已足教人缅想古...

姨父一家人

访客5个月前 (01-24)14
文 / 王月冰  今天,我妈告诉我,63岁的姨父被选为深圳某老年服饰品牌的代言人了,还给我发来照片,有姨父的,他们全家的。这一家人,怎么看都像明星呀。其实,他们的颜值算不上太高,但就是身材、精神特别好,气质爆棚。  我记得那时姨父、姨妈都是船厂工人,工作辛苦,经济并不富裕。每天下班后,船厂工人们串门...

一个无法等到的人

访客5个月前 (01-24)12
文 / 张军霞  “深夜留下你的背影,眼前变得模糊不清,寂寞就像冷冷的月光……”  ——韦唯《一个无法等到的人》  租住在我们隔壁的女孩,行踪非常奇怪,本来我和同事小唯合租一套房,每天忙得昏天黑地,根本无暇顾及邻居家的情况,直到小唯的弟弟亮亮休年假,他暂时借住在狭小的客厅里,那里有一扇很小的窗户,正...

烧黄蜂

访客5个月前 (01-24)14
文 / 乐天  我的老家,是群山环抱,开门见山的山区农村。每年农历七月十五至八月十五的前后时段,是农民忙里偷闲,奔走在田间、溪流、山岭“放黄蜂”、“烧黄蜂”的季节。乡亲们靠山吃山,乐此不疲,寻觅山珍,烹饪佳肴,改善生活。  从小就熟悉了家乡天然盛产的几种黄蜂:“牛牯蜂”、“黄腰蜂”、“瓮蜂”、“麻地...

音乐的魅力

访客5个月前 (01-24)19
音乐,有它独有的魅力,而这种魅力是我说不出来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音乐,不同的人喜欢不同种类的音乐。有的人喜欢激情澎湃的音乐,有的人喜欢轻松愉快的音乐,有的人喜欢那种悲伤的音乐,有的人喜欢名人创作的音乐。  在难过的时候,听听自己喜欢的音乐,可以缓和你不好的心情。音乐能够让一个紧张的人渐渐的放...

闲话包书皮

访客5个月前 (01-24)16
文 / 桂孝树  转眼间漫长的暑假就结束了,呆在家里疯玩了两个月的儿子也开始收心了,将暑假作业收好去学校报名,一到学校才发现假期里学校进行装修了,整个校园面貌焕然一新。看着校园里一大群活泼可爱的孩子们,我仿佛有回到儿时的读书时光。  每年一开学,包书皮仿佛成了很多学生雷打不动的保留节目。小时候家境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