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了你,我选择记忆
也许一辈子再也不联系,却会记一辈子;也许不再有心动,却仍然有心痛。留下一个永不更改的位置,看着,念着;守候一个遥远却清晰的名字,记着,存着。不是不想,只是不想再去,当泪水落下来的时候,我才知道我哭了。 梦了你,我才发现,可能是真的忘不了你!我还在原地,你是否前进,又或者和我一样原地停留。呵呵,也...
小街情思
在梦中,我的家总是出现在那条古城的旧街上。每一幢房屋、每一个胡同口,清晰地浮现在眼前,门前的老槐树、甜甜的榕树花,又勾起我悠远的回味。 1972年,当我10个月时,就搬到这条街上。从我记事起,这条不长的小街成了我玩耍的天堂,“沙牛胡同”“撒珠胡同”是我和小伙伴的大本营,人小鬼大的我哪儿都敢去,带着...
童年的“52号院”
前些天大哥告诉我晚报刊登了一篇写“永华南路52号院”的文章。啊!这不是我们曾经住过的大杂院吗?这么巧!回到家中,我仔细地找出了这篇文章,读了一遍又一遍,特感亲切。 作者描述的应该是1959年以前52号院的事。当时我家住的是南屋,住同三间(相当于现在的拼租房)是一对新婚夫妇,姓牛。东屋住的是一位推着...
亲爱的婆婆,谢谢你
大学毕业一年后经人介绍,我和爱人相识、相恋、结婚,位于市郊的一个三代同堂的农家大院便成了我的新家。 在这个大家庭里,婆婆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她是一位普通的农家妇女,身材微胖,为人随和,上要服侍九旬的婆母,下要照顾三个日渐长大的儿女。平时忙地里的农活,照顾6口人的生活起居,农闲时还干点临时工挣点零花...
卖烧饼的男人
小街拐角的地方有个烧饼摊,卖烧饼的是个瘦小的中年男人。他烧饼烤得很好,焦香个大,家里人都喜欢吃,我下班回家经常会买几个。时间长了,彼此熟了,有时候就唠一些闲话。得知他是河南人,和我母亲是老乡,彼此感觉亲近了很多。 他听说我母亲喜欢吃他烤的烧饼,很高兴,硬塞给了我几个,说是送给老人家尝尝。虽说几个烧...
蜂窝煤里的温情岁月
九十年代初以前,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蜂窝煤是平常百姓家生火做饭取暖的主要燃料。那时我们一家住在一个小镇上,镇里有家煤店,专门做蜂窝煤。一年到头,我家总要烧去上千公斤的蜂窝煤。蜂窝煤在搬运过程中难免会破碎,积累多了,慢慢在杂室里就堆成了像小山似的。父亲总要利用周末的时间,从朋友家借来做蜂窝煤的工具,自...
我能为你做最好的事情
看着孩子把他专门买来的奶茶打翻在地,他愣愣地站住了。他叹了口气,实在不知道该怎样才能赢得这个10岁小孩的心。孩子的母亲早就说过,这孩子本就内向,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对任何人都有一种莫名的排斥。他笑着说,没事,我会用行动慢慢打动孩子,取得孩子的信任。可是现在,他真的觉得无计可施了。 孩子跟着母亲搬...
味蕾上的故乡
汪曾祺笔下,瓜果梨桃,萝卜白菜,煎炒烹炸……皆有情致。我最喜欢《咸菜慈菇汤》,汪先生远离家乡数十载,还清楚记得那碗咸菜慈菇汤,“我很想喝一碗咸菜慈菇汤。我想念家乡的雪。”读到这儿,只听得心里“吱扭”一声敞开门,故乡的气息扑面而来。口中的味蕾也不安分起来,唇齿之间弥漫了家乡的饭香。 在我家饭桌上常年...
小梁山
古城有许多关于胡同名字的趣闻,我的童年就是在“三山不显四水不流”中的小梁山度过的。 小梁山北面是由辘轳把胡同、省府前街衔接的总督署和大旗杆,东边离南大街较近,南面靠近二中操场。小梁山是由东西两个宽大的小广场和几条东西南北都有出口的胡同组成的。我家就在东边小广场的正北面,居住在有高高的14级台阶的大...
默默等待的薰衣草【十一】
【懵懂恋情:借书风波】 在碧水山庄玩过了之后的第二天,我们又开始进入了紧张和忙碌的校园生活,每天除了学习就是应付那么多的人和事。 也只有到了晚上才有自己的那么一点点的空间。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不管生活怎么样,我们还是要过下去。 这天难得有时间,我去图书馆借了几本书,打算有空的时间再看看,在路...